全国服务热线:400-627-0012 首页 | 收藏 注册登录

轻松应对盲审——这才是图表!!!

发布时间:2016-08-07 | 来源: | 责任编辑:嗵嗵e研

 


有些聪明的医生在读论文时会先看图表,很快抓住论文的关键环节,理解论文的价值和意义。为什么?因为图表往往用于展示论文中最重要的结果。图表的自明性有助于理解图表传递的信息,是读论文的捷径。同理,写论文要充分利用图表的特点和优势,以提高论文的质量。


图表的一大特点是相对独立,又称为自明性,即一个图或一张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在没有其他信息支持的情况下依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能够大致讲一个科学故事。以表3为例,大致一看就可以知道作者要说明什么问题。


表3标题和“奶粉类型”的内容提示,这是关于“奶粉事件”研究的一部分,说明婴幼儿食用问题奶粉,尤其是三鹿奶粉,泌尿系结石发生风险的相关性。表3中提供了基础数据,并用OR作为风险关联的主要评价指标。依据表3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食用问题奶粉的婴幼儿患泌尿系结石的风险升高;2)随着问题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增高,婴幼儿患泌尿系结石的风险随之升高,呈典型的剂量-反应关系。得出第1条结论的依据是,食用三鹿奶粉和其他问题奶粉量的OR均大于1,三鹿奶粉组OR的95%CI没有包括1。得出第2条结论的依据是,随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增加OR值升高,呈典型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趋势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为什么我们很快就能看懂表3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解读?原因是表3非常简单,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表3提供的信息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使没有做过这个研究的读者在很短时间内通过表中提供的信息还原研究过程,由读者自己来讲一个完整的科学故事。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分析表3中的信息是如何组织安排的,如何互相支撑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尽可能减少重复信息,做到尽可能简洁。


正确使用统计评价指标是表3的又一重要特点。表3的统计方法基础是“四格表”,是我们上统计课时老师一开始就讲的内容。只不过在应用时对“四格表”做了变形处理,以“非问题奶粉”为对照组,分别与“其它问题奶粉”和“三鹿奶粉”进行比较,做了两个“四格表”分析,形成两个OR。选用趋势卡方检验是为了验证剂量-反应关系是否存在,也是常用方法。一个好的表或图一定是正确选用了合适的统计评价指标。我们在今后读论文时可以依据“找优点”的原则寻找发现论文图表中正确使用统计评价指标,看多了就知道今后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最后是图表的规范性,也是需要注意学习和掌握的。表3采用规范的“三条线”形式,左侧是“因”,右侧是“果”,为读者做因果关系推论打下伏笔。表3中的数据上下对齐,整数位/小数点上下一致,这种排列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简洁直观。标题、表格和脚注互相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个图表背后隐藏着许多“秘密”。建议大家将探寻这些“秘密”作为一件重要但不着急的事情来做,持之以恒,不断学习和实践。你做的图表会越来越精彩,在不经意中迸发智慧的闪光,谙熟其道的读者会发自内心的微笑,为你喝彩!


0

京卫计网审[2015]第0523号      京ICP备14051922号      京ICP证16040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06号      Copyright © 2014 北京易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627-0012